- 栏目:试验研究
- 作者:张建强,魏涛,赖鑫,王丽华,梁剑,唐功
- 关键词:番茄;灰葡萄孢;生物防治;多黏类芽孢杆菌;防治机制
- DOI:10.16861/j.cnki.zggc.2025.0020
- 全文:
PDF (下载次数:) 摘要(点击次数:)
摘要: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真菌病害,是制约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本文以番茄灰霉病原菌及其生防菌为研究对象,开展了生防菌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机制的初步探究。采用平板对峙试验测得多黏芽孢杆菌YF 对灰葡萄孢菌抑菌率为41.04%。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菌落边缘受抑制的菌丝变粗,分枝变多,节间空间变小,出现囊泡状异常形状。此外,采用酶活平板检测结果表明,多黏芽孢杆菌YF可产生几丁质酶、β-1,3-葡聚糖酶、蛋白酶等胞外酶,并对其发酵液采用正丁醇萃取,萃取物用甲醇溶解成1 mg·mL-1的溶液,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其抑菌率达到了67.86%。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法测定了菌株YF 对常见的8 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,结果表明,菌株YF 对8 种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,抑制率最低的为57.69%(核盘菌),最高达到了68.57%(马铃薯立枯丝核菌)。综上所述,多黏类芽孢杆菌YF 对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拮抗活性,并具有较高的抗菌物质分泌能力,这为番茄灰霉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极具应用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