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栏目:试验研究
- 作者:王红宾,于海培,姬晓晨,庞淑敏,方贯娜,李童
- 关键词:豇豆;区域试验;农艺性状;相关性分析;聚类分析;主成分分析
- DOI:10.16861/j.cnki.zggc.2025.0064
- 全文:
PDF (下载次数:) 摘要(点击次数:)
摘 要:为加快河南省豇豆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进程,对河南省5个试点9个品种的区试结果进行了农艺性状、品质和抗病性的比较分析,并通过相关性分析、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。结果表明,农艺性状中仅全生育期、荚厚和单株荚数在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,其他性状差异显著。安豇早丰、安豇长青和紫豇 1 号前期产量较高,安豇长青、绿宝特和紫豇1号总产量较高;紫豇1号的蛋白质含量最高,安豇长青的维生素 C 和粗纤维含量最高,奇美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;郑研荚多宝田间锈病抗性最强,奇美和安豇长青田间白粉病抗性最强,绿宝特田间病毒病抗性最强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,株高、荚长等农艺性状与产量、品质之间呈显著相关性。聚类分析将9 个豇豆品种分为4类,郑研豇美人、郑研荚多宝、绿宝特和紫豇1号为第I 类,青丰2号、奇美和安豇早丰为第II类,安豇长青为第III类,之豇28-2为第IV类。主成分分析将19个农艺性状转化为6个主成分,综合得分较高的为绿宝 特、紫豇1号、安豇长青和郑研豇美人,适宜在河南省内大面积推广种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