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栏目:试验研究
- 作者:王兆丰,张瑞,杜石勇,强睿斌,马瑞林
- 关键词:大樱桃木屑;菌棒;化学成分;酶活性;香菇品质
- DOI:10.16861/j.cnki.zggc.2024.0387
- 全文:
PDF (下载次数:) 摘要(点击次数:)
摘 要:以大樱桃木屑为栽培基质种植香菇,研究菌棒化学成分及酶活性变化与香菇品质之间的关系。试验测定了菌棒生物转化率、化学成分和酶活性变化以及不同茬香菇组分含量、总酚含量及DPPH 自由基清除率等品质相关指标。结果表明,与木屑相比,菌棒转色后氮、磷、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28.6%、533.3%、137.5%,但在出菇后期,菌棒氮、磷、钾含量又出现下降。随着菌棒转色和出菇茬数的增加,菌棒木质素、纤维素含量降低,四茬菌棒中木质素、纤维素含量分别比木屑中显著降低了67.2%和55.2%,而半纤维素含量却显著增加。菌棒中蛋白酶、羧甲基纤维素酶、漆酶活性随着出菇茬数的增加而降低,与头茬菌棒相比,后三茬菌棒中蛋白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0.6%、43.0%、63.4%,漆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2.8%、40.6%、57.8%,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.4%、17.2%、26.9%。菌棒中钾含量、木质素含量、蛋白酶活性、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、漆酶活性与香菇品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,而菌棒中半纤维素含量与香菇品质指标呈显著负相关性。菌棒生物转化率为81.1%,从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考虑,栽培中建议采收前三茬菇为宜。